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擬在建項目網站首頁擬在建項目
廣東2025年產業規模將超2萬億元,重點推進這5大煉化一體化基地建設!
近日,廣東省工信化廳聯合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發展綠色石化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其中指出,要逐步擴大產業規模,重點推進5大煉化一體化基地建設。到2025年,形成煉油9000萬噸/年、乙烯900萬噸/年、芳烴500萬噸/年以上的生產能力,產業規模和工業增加值力爭超2萬億元和4800億元。五大煉化一體化基地和化工園區的規模更大、優勢更明顯。主營收入超百億元、千億元的骨干企業分別達到15家、4家以上。
重點推進5大煉化一體化基地建設
1、廣州石化基地
重點優化石化產業鏈,鞏固發揮精細化學品及日用化學品發展優勢。發展合成樹脂深加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日用化工等高端綠色化工產品。推動中石化廣州分公司綠色安全發展,促進油品質量升級,實現提質增效,建設園區化、集約化、技術先進、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的石化基地。
2、惠州大亞灣石化基地
以大亞灣石化園區為依托,中海油惠州石化煉油、中海殼牌乙烯和??松梨诨葜菀蚁╉椖繛辇堫^,建立上中下游緊密聯系、科學合理的石化產業鏈,著力推動高端化學品、電子信息化學品的發展,啟動精細化工園區的規劃建設,形成“一區多園”、資源共享的布局,建設園區規范化、產業集群化、生產清潔化、產品高端化、資源高效化、經濟循環化的石化基地。
5月17日,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在廣州、北京、荷蘭海牙三地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云簽約”儀式。項目總投資額約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6億元),選址大亞灣石化區。在中海殼牌一期100萬噸/年乙烯、二期120萬噸/年乙烯的基礎上,三期新增150萬噸/年乙烯規模,其中α-烯烴、聚α-烯烴、茂金屬聚乙烯技術在亞太地區首次應用。項目投產后預計產值約382億元/年。中國海油與殼牌集團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00年,投資43.5億美元的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一期落戶,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2018年5月2日,中國海油與殼牌集團聯合宣布,位于廣東惠州的石化工廠二期項目——第二套乙烯裂解裝置及其衍生品裝置正式投產。 4月22日,??松梨趶V東惠州乙烯項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惠州、美國達拉斯三地舉行“云開工”儀式。項目將建設120萬噸/年原油裂解制乙烯和下游聚合物裝置以及配套設施。主要裝置包括:579萬噸/年原油脫鹽裝置、12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85萬噸/年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裝置、50萬噸/年低密度聚乙烯裝置、45萬噸/年抗沖共聚聚丙烯裝置、40萬噸/年均聚聚丙烯裝置、20萬噸/年丁二烯抽提裝置、14萬噸/年二異丁烯裝置、10萬噸/年丁烯-1裝置、145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裝置、6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60萬噸/年化工清潔燃料裝置、5萬噸/年硫磺回收聯合裝置等。
3、湛江東海島石化基地
以中科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巴斯夫新型一體化項目為動力,加快石化產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建設,發展清潔油品、基礎化工材料、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產品,形成比較完整石化產業鏈。按規范化、集聚化、循環化、智能化標準建好石化基地。
9月4日,280噸聚丙烯樹脂產品在中科煉化立體倉庫裝車出廠,標志著中科煉化首批化工產品入市。這是繼8月24日打通煉油全流程關鍵節點、8月30日首批國六汽柴油通過自建碼頭和湛北輸油管線順利出廠之后,中科煉化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近幾年,隨著大型石化項目的接連落地,廣東省石化產業格局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科煉化是茂湛一體化基地的重要項目之一,該項目對中國石化加快打造茂湛基地,以增量帶存量,促進煉油結構優化調整,具有重要意義。項目一期投資440億元,建設100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項目及相關輔助配套工程。項目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超過600億元,實現利稅260多億元,將拉動下游千億級石化產業經濟鏈的發展。 5月30日,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基地項目的首批裝置正式在湛江打樁開建,標志著這一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項目步入土建階段。項目首批裝置將生產工程塑料及熱塑性聚氨酯,以滿足華南地區及整個亞洲市場多個行業的客戶需求。廣東一體化基地將是巴斯夫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并將由巴斯夫獨立建設運營。從基礎化學品到消費品的上下游生產裝置將形成整合的價值鏈,為消費品和交通等增長型行業提供支持。首套裝置將于2022年投入運營,新的工程塑料改性裝置每年將為中國提供6萬噸改性工程塑料產品,整個一體化基地預計將于2030年建成。
4、茂名石化基地
以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煉油和乙烯項目為核心,茂名高新技術開發區和茂南石化區為依托,構建科學合理具有茂名特色的石化產業鏈,形成高質量成品油、潤滑油、溶劑油、有機原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液蠟等系列特色產品和高端精細化工產品;加快東華能源丙烷脫氫項目建設,努力建設成為技術先進、產品有特色、園區管理規范、經濟效益良好的石化基地。
5、揭陽大南海石化基地
加快中石油廣東石化項目及中下游石化項目建設,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加強與大亞灣石化區的聯系與合作,重點發展清潔油品、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等石化產業,培育延伸現代石化產業鏈,建設一批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復合材料及高端精細化學品項目,形成規劃布局科學合理、產品和產業鏈獨具特色、綜合競爭力強的臨港石化生產基地、粵東地區石化原料和產品的中轉基地。
8月28日,揭陽市政府與廣物控股集團合作項目,廣物控股集團計劃分期投資超500億元,在揭陽市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建設化工產業基地,首期建設90萬噸/年丙烷脫氫和下游聚丙烯、改性塑料等及相關配套設施,二、三期建設液化氣綜合利用項目、乙烯及下游塑料項目。 泛亞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擬在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投資150億元,計劃用地1700畝,建設7個芳烴產業鏈項目,包括年產300萬噸PTA項目、年產40萬噸PIA項目、年產30萬噸聚酯熔噴布項目、年產30萬噸雙組分低熔點復合纖維項目、年產30萬噸差別化短纖項目、年產120萬噸PET瓶片項目、年產10萬噸PBAT可降解聚酯材料項目。 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654億元,位于廣東省揭陽市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占地953公頃,建設規模為每年2000萬噸煉油、260萬噸芳烴、120萬噸乙烯,同時建設30萬噸原油碼頭、最大泊位10萬噸的產品碼頭、長輸管線、原油中轉庫、鐵路、污水處理等配套工程。項目計劃于2022年6月建成中間交接。 之前,揭陽市在建設廣東石化項目基礎上,配套引進了吉林石化每年60萬噸ABS項目和昆侖能源揭陽LNG等項目,近期又新增了520萬立方米原油商業儲備庫項目。廣東石化項目建成后,將吸引更多的下游企業入駐揭陽,改變揭陽地區產業結構布局。
有望在新一輪競跑中搶得先機
在今年初廣東發布的2020年重點項目名單中,石化項目包括投產項目5個、續建項目5個和新開工項目3個,共計13個,2020年度計劃投資170億元。
● 投產項目:
湛江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惠州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MPO/POD項目、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產品結構優化項目、惠州出光潤滑油華南項目、茂名10萬噸/年連二亞硫酸鈉擴建技術改造項目
● 續建項目:
揭陽中委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首期(新建工程塑料和熱塑性聚氨酯及配套公用工程)、惠州石化產品結構優化及升級項目、茂名10萬噸/年高端碳材料項目、茂名6萬噸/年催化劑綜合回收再利用項目。
● 新開工項目:
東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12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第二套裝置、??松梨诨葜菀蚁╉椖?、茂名丙烷脫氫及下游產品綜合利用項目。
石化產業屬于“大出大進”型重工業,產品及原料存在大規模的進出行為,這就造成地理位置成為評估石化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標桿。廣東地區在同類型煉化基地選擇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力。未來廣東省石化產業有望在全國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一輪競跑中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