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發布,直接指出生物基降解材料發展方向
5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十四五” 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這也是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兑巹潯访鞔_提出:“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p>
《規劃》將 【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明確作為優先發展四大領域重點之一。
這其中,生物基材料上接生物技術,下系生物產業,是生物經濟的重要體現,在規劃中被重點提及。
《規劃》指出:
生物基材料替代傳統化學原料、生物工藝替代傳統化學工藝等進展明顯。(強調生物基材料替代性,以可持續的替代不可持續的,助力中國“雙碳”目標)
重點圍繞生物基材料構建生物質循環利用技術體系, 推動生物資源嚴格保護、 高效開發、 永續利用, 加快規?;a與應用, 推動生物工藝在化工、 醫藥、 輕紡、 食品等行業推廣應用,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更加廣泛惠及人民健康、 糧食安全、 能源安全、 鄉村振興、 綠色發展。
(強調生物基材料紐帶作用,連接生物資源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各種應用)
《規劃》中2處直接提及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摘取如下:
擴大市場應用空間。完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評價標準和標識制度。
生物環保領域。推廣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 重點在日用制品、 農業地膜、 包裝材料、 紡織材料等領域應用示范, 推動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產品性能, 積極開拓生物材料制品市場。促進竹纏繞復合材料技術發展, 推動在城市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示范應用。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PLA、PHA、生物基PBS類等材料)作為生物基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十分契合《規劃》對于生物基材料的發展要求。
以聚乳酸(PLA)為例,PLA的原料來自光合作用產生的可再生淀粉類原料(玉米、木薯、甘蔗等)。PLA可以實現“種植固碳-發酵排碳-生產排碳-分解排碳”的自閉環系統,能夠大幅減少當前石油路線生產塑料的碳排放。
PLA與其他塑料碳足跡對比(來源:歐洲塑料協會)
同時,PLA不限于低碳替代石油基,PLA可應用在醫藥、 紡織、 食品包裝等行業。
豐原生物總經理付松演講PPT
《規劃》中生物材料的其他內容,
順應“追求產能產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滿足人民群眾對生產方式更可持續的新期待。著眼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目標,重點圍繞生物基材料、新型發酵產品、生物質能等方向,構建生物質循環利用技術體系,推動生物資源嚴格保護、高效開發、永續利用,加快規?;a與應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菌種與蛋白元件庫,推動生物工藝在化工、醫藥、輕紡、食品等行業推廣應用,構建生物質能生產和消費體系,推動環境污染生物修復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確保生態安全和能源安全。
關鍵共性生物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緊扣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以推動應用和產業轉化為目標,在重大傳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治、新型生物藥、新型生物材料、精準醫學、醫學影像和治療設備、核酸和重組疫苗、生物制造菌種、林源醫藥、中醫藥、主糧等重要農產品種源、生物基環保材料、生物質能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生物醫藥檢驗檢測及技術標準研究中心、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等共性技術平臺,支撐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
助力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依托生物制造技術, 實現化工原料和過程的生物技術替代, 發展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制劑, 推動化工、 醫藥、 材料、 輕工等重要工業產品制造與生物技術深度融合, 向綠色低碳、 無毒低毒、 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運用功能型微生物、 酶制劑等生物技術, 推動實現水體脫氮除磷、重金屬土壤修復、 固體廢物利用處置, 推動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發展污染物生物環境響應監測、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復、生物資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環保產業鏈, 助力打贏大氣、 水、 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堅戰。
點擊下載完整版:“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