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預測判斷力是可以培養的
你不需要是個計劃專家,才能做預測。預測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人人都可以練就。
我在不出差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鍛煉,跑步,跳繩,平板撐等,前后30到45分鐘。每鍛煉一會兒,我就想,現在應該運動了多少多少分鐘了。到手機上一看,剛開始誤差比較大,但沒幾次,誤差就控制在1分鐘之內。
到機場,換登機牌,過安檢,過海關,那么長的隊,你當然不能光傻站著。我一般會很快估算,前面有多少人,有幾個窗口,每個窗口辦理一個人要多久,然后估算輪到自己得多久。剛開始的時候,我的誤差大概在百分之三四十;沒多久,我的準確度就在90%左右。
在排隊中,我也意識到,預測要盡量作準,做不準的話要盡快糾偏。比如原來有50人,預計要25分鐘才能輪到我;結果前5個人就花了8分鐘,那就立即糾偏,更新了的預測就準多了。
在餐館里吃飯,你光埋頭看手機就有點太無趣啦。那好,大概估計一下這小餐館能做多少生意,賺多少錢。除非你開過餐館,一般人對這沒有多少概念。沒關系,看看小店有多少張桌子,每桌坐著多少人,估計每個人點多少錢的菜(可參考你自己花了多少錢),然后你就大概知道這一屋子的食客,能給餐館帶來多少生意。
接下來你可估計,小餐館晚上能翻臺多少次,中午多少次——翻臺幾次就是一張桌子能吃幾波人,你當然沒概念,但你知道你自己大概花多少時間,比如中午半個多小時,晚上稍微長點,一般的餐館晚上7點前后熱鬧起來,接近9點就沒什么人,看生意的好壞,大概每個晚上翻兩三次臺就相當不錯。
就這樣,你能估算出每天的營收。如果你是周五晚上去的話,你知道工作日的時候生意沒周末好,那就打個八折什么的,這樣你就得到每周的營收。同理,你能算出每月、每年的營收。假定老板的凈利潤是15個點,那他一年賺多少就知道個大概了。你這么估算,當然不會很準確,但不會大錯特錯。不信,你在任何一個小餐館,把這游戲做一遍,就會發現,此老板非彼老板,雖然小餐館也叫老板,但那些小老板們賺得完全沒有我們想象的多——在一個門檻如此低的行業,又能賺多少呢?否則,為什么沒有人擠破頭去開餐館呢?
這后面的道理是,把問題分解得足夠細,用一些蛛絲馬跡的信息,配以簡單的假設和判斷,你往往可以做出相當靠譜的預測,避免大錯特錯。對那些具體的估算項,有的你會高估,有的你會低估,在“大數定律”的作用下,大部分的誤差會神奇地互相抵消——或許這就是概率之美。
這種分解、判斷也是“費米分解法”的精髓——讀一讀經典的“芝加哥有多少鋼琴師”就知道了[1]。這不需要你是個博士才能做;經過有意識的訓練,沒多久,人人都能學會做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