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第三方市場合作:“一帶一路”建設新動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19年要“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這是“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一帶一路”相關部分。
3月24日,中意兩國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成員國,中意將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
第三方市場合作意義是什么,如何拓展合作?
開辟互利共贏新空間
2015年6月,中法兩國發布《關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聯合聲明》,第三方市場合作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首次提出并寫入雙邊法律文件。
第三方市場合作是將中國的中端制造能力同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先進理念結合起來,為第三國提供高水平、高性價比、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三方共贏”。
法國是最早同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也是首個與中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國家。3月24日,中法兩國領導人會見,強調要推動已商定的共建“一帶一路”及第三方合作項目盡早落地,取得實效。
目前,中法企業已在油氣、核電、機場、環保等多個領域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并取得積極成效。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成為全球首臺商業運營的EPR機組,中法英三方合作旗艦項目——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順利起步,中法海洋衛星成功發射……第三方市場合作方興未艾,正在順利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之旅。
作為國際經貿活動中的創新之舉,第三方市場合作不僅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擴大各方利益交匯點的重要抓手。
法國作為第一個與我國建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歐洲大國,對其他發達國家產生了明顯的示范效應。除法國外,我國目前還與意大利、加拿大、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國建立了第三方合作機制,聚焦基礎設施、環保、金融等領域,在一系列重大項目上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目前,克羅地亞、捷克、匈牙利、希臘、馬耳他、波蘭、葡萄牙等歐盟成員國已經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第124個加入的國家。
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是我國經濟實力和發展戰略進一步得到全球承認的標志性事件。中意兩國經濟聯系頗為緊密。近年來,中國企業及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意大利私有化進程,以并購、入股、合資等方式與意企業開展了良好合作,如中國石油以42億美元收購意埃尼集團(Eni)東非公司28.57%股權。從2000年到2018年4月底,意大利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共計5889個,累計實際使用投資71.5億美元。
接下來中意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面將有哪些舉措?以能源領域舉例,意大利國有銀行和意大利國家天然氣公司將與中國絲路基金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在中國和已簽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進行投資。
![]() |
據彭博社統計,中國與意大利2018年的雙邊貿易額約439億歐元,占意大利GDP的2.5%。 |
促進油氣產業多元化發展
石油天然氣產業是我國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經濟運行的“血脈”,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主力軍,中國石油在“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運作著51個油氣合作項目。中國石油“合作雙贏”的理念與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優勢不謀而合,這將促進油氣產業技術發展邁向更高臺階。
首先,第三方市場合作可以把中國的優質產能和優勢裝備與發達國家的關鍵技術和先進裝備相結合,推動形成合理高效的產業分工格局,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其次,中國與發達國家聯合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能夠有效地將中方的優質富余產能與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核心裝備相結合,也推動了相關技術、管理人才的培養,深入推進油氣全產業鏈合作,實現共贏發展的目標,使得油氣產業合作發展呈現進一步多元化態勢。
再次,第三方市場合作可以銜接世界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供給和需求。既可以為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又可以為各國企業合作共贏創造新機遇,是實現各方互利共贏的創新之舉。
從經濟角度來說,第三方市場合作對歐洲國家乃至整體西方發達國家而言,都是一場雨露甘霖。由于經濟高度發展,生產要素的邊際回報出現了遞減現象,導致發達國家整體成本上升。與產品、服務價格“高性價比”的中國企業進行第三方市場合作,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解決成本高昂問題,避免惡性競爭。
中國與發達國家深化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是國際合作模式的新突破,深刻契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不同發展階段國家、區域的發展訴求,將為推動全球各國、區域開展多邊合作提供新的范本。
相信未來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下,各方既可開拓新的市場,又可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這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深遠意義。(記者 王馨悅)
上一篇:俄羅斯加大力度支持石化產業
下一篇:沙特阿美或將收購信實煉油業務股權